01日
2022年12月
医心向党 幸福+1丨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

他们说,党员医生是自己最闪亮的标签


在宿迁市康复医院的儿童康复病房里,时常能够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与孩子家长亲切交流,帮助家长建立信心,他就是宿迁市康复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纬。


2021年秋天,一个妈妈带着身患脑瘫的孩子到宿迁市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却不能正常行走,这一幕让刚到宿迁市康复医院的王纬记忆犹新,从那时起,王纬便坚定要帮助这一群体的决心。


残疾儿童群体因其年龄较小,可塑性强,康复效果也最明显,最具抢救性康复价值,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多数残疾儿童能显著改善功能,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经济、精神负担,更能正常上学,较早对残疾儿童介入康复治疗对社会而言也具有巨大的回报性。


因此,王纬在到任宿迁市康复医院之初便提出要让更多残疾儿童获得优质康复医疗的目标,一方面向残联部门积极申请,取得宿迁市、宿城区残联肢体、智力、视力、听力、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的资质认证,扩大为残疾儿童康复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对康复医院的治疗模式进行改革,倡导“医康教”融合的诊疗手段,建立了科学化、系统化的康复诊治体系,为残疾儿童提供精准评估、个性化诊治,极大地恢复了患儿各方面的功能障碍。现在康复医院已累计为40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帮助50余名儿童重回校园,让家长重燃生活信心,也因此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在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效果的同时,王纬作为宿城区人大代表,积极为残疾儿童家庭发声,提议减轻残疾儿童家庭医疗负担,提高政府对于残疾儿童康复的财政支出,倡导义工、志愿者或者有偿服务人员定期帮助残疾儿童解决困难,呼吁全社会提高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


2022年5月13日下午,宿城区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隆重召开。会上,王纬被评为2021年度扶残助残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对此,王纬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残疾人群体格外关心,残疾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家庭、学校、医院、社会全方位的关爱。我作为宿迁市康复医院的院长,同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主动承担扶残助残的社会责任,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多的康复医疗保障。未来我将继续坚持扶残助残的义行善举,用更科学的康复医疗手段,为更多残疾儿童和家庭带去信心和希望!



钱增杰身上有很多的头衔——江苏省“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宿迁市“135”工程培养对象、现任宿迁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江苏省第一届骨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宿迁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但是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党员医生。


作为外科医生,多年来钱增杰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赴南京鼓楼医院、北京医友谊院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全国脊柱各类学习班,积极参与国内各类专业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钟吾医院开设骨科为临床专科,当时科室只有20多张床,主要病种为四肢骨折。在他的积极带领下,历经20年不断努力,科室不断壮大,拥有18名专科医生,开设两个病区,109张病床。钟吾医院骨科在2018年被宿迁市卫健委评为临床重点专科。


钱增杰一直坚信:最好的外科医生一定要是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他也一直是这样坚守的。2020年,骨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70岁的孤老爷子。因为腰椎爆裂性骨折入院需手术。但患者是一名孤寡老人,仅靠政府低保生活,根本拿不出住院手术费用,钱增杰得知后,积极协调民政对他帮助,提请医院对他医疗费用减免,动员科室人员生活上照顾他,保证他顺利康复出院。他说:“这样特殊的家庭不去帮助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钱增杰对专家,谦逊尊重虚心学习;对下属,悉心指导毫无保留;对患者,竭尽所能视若亲人。为了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他刻苦专研,不分昼夜在病房、在手术室,凭着医疗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先后开展了颈椎病前后路减压固定、胸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治疗、腰椎退变行疾病脊柱内镜下微创手术等多项高难度创新手术,治愈了大量疑难重症病人,有着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每年举办骨科技术培训班,培养了许多基层医生,用他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让原来许多去大城市看病的患者,现在可以放心的在家门口看病。从医者多辛苦且压力大,但钱增杰说,“生命可贵,健康无价,我愿将毕生献予医疗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





宿迁市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组长高德强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拥有21年党龄的老党员。提起为什么会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德强说自己是来报恩的。


“89年发洪水,家中的土屋前墙被泡倒,村支两委送来慰问粮油,这个感人的瞬间在我的脑海烙下印迹。91年我荣幸的考上中专,党委政府及时送来扶贫助学款,这一幕再次触动了我;92年乡民政科支持40方砖30根形条帮我家盖了新瓦房,这些温暖和感动在我懵懂的心田种下了感恩的种子,于是我立下了红心向党,不负韶华的铮铮誓言。”


参加工作以来,高德强一直坚持着待患者如亲人的原则。临床工作没有时间性,尤其是偏瘫的病人多半需要系统的,长时间的疗程治疗,多年来,高德强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日,不知加了多少班,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病人需要他随叫随到。


“医乃仁术,医者需常怀爱人之心。只要医生把每一位患者当成亲人,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同,那么,融洽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2019年,高德强进入宿迁市康复医院,通过中医合璧的方式,发挥自己在中医传统康复中的优势,使患者受益。

“患者来神经康复科,是要通过各种器械训练恢复肢体灵活,虽然许多疾病表现出来的都是肢体上的僵硬、无感等症状,但还需通过中医手法,调其气血,固其元气,使其阴阳平衡,五行通畅。”高德强说,在神经康复科,或许没有争分夺秒的抢救与长达数十小时的手术,但却用独特的治疗方法,为一个又一个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今年5月22日,在疫情防控关键期间,需要医生前往隔离点工作。在人员紧缺下高德强主动请缨,奔赴隔离点工作1个多月,配合打赢疫情攻坚战。


宿迁市康复医院院长王纬这样评价他: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能始终围绕中心唱响主旋律,服务大局打好主动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今年的医师节,宿城区卫健局对全区优秀医师进行表彰,高德强荣获“防控哨点标兵”称号,对于这个荣誉,高德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本次表彰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更加潜心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态度回馈患者和社会。


“回首这几十年,在党的指引下,自己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宿迁城市面貌也换了新颜,四化同步让人民生活更殷实,强富美高建设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无数像我一样的热血青年,在时代面前担当有为不懈怠、在困苦面前攻坚克难不退缩、在机遇面前果断出击不迟疑,不断厚植发展基础、增创发展优势,奋力谱写好‘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宿迁新篇章。”


有人说了但没有做,有的人做了却没有说。在复星健康,正是有了像王纬、高德强、钱增杰等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自己岗位上的党员医生,勇担“让家庭更健康 让生命更美好”的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不断为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健康保障,成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为实现全民健康插上了翅膀。